舒城杭埠河,原称前河,下游河床狭窄,为了减少水灾,在丁家小旭地方开—条引河向北通丰乐河,这项水利工程,据说是明朝万历年间办的。
县城通往三河的要道被引河割断, 不知何年何月,有个名叫钱大山的人,在此摆渡,常年累月,风风雨雨,行人有求必应,老少不欺,特别是深更半夜,遇有行人商旅,他也乐意挑灯撑第,遇有洪水暴涨,他凭着熟悉水性的绝技,搏浪击水,急人之急。久而久之,方圆数十里百姓,乃至外地行商过客,都知道钱 大山这个名字,而这个渡口,也随之钱大山这个人出名,就称为钱大山渡口。
世上的事,说起来也巧,就在渡口附近有个赵举人在外做官,路过渡口,耳听人们称赞钱大山,他若有所动,便捋着八字胡须意味深长地说:“人生在世最为得意之事,莫非是人在留名,人去存迹, 我嘛……”主人言犹未尽,家奴们心领神会,有个人献媚说:“大人功昭日月,德佩天地,当今谁人不知,那个不晓昵?应在钱大山渡口高地上建筑亭台楼阁,称为“归来阁”,刻碑立传,好让过往行人停步休息,瞻仰膜拜,这样做大人可以名扬四海,流芳百世,钱大山系草芥之辈,怎敢与大人相比呢? ”有钱盖屋如撑伞,没多久时间,赵氏“归来阁”一群建筑物出现在渡口东岸,好一派堂煌富丽景象,一时间确也吸引了不少过往行人。而钱大山呢?仍是一双赤脚、一顶斗笠、一根竹篱、一条木船、一年四季、一天到晚,一心摆渡,用自己的手板心给无数人当“大路”。所不同的是“渡口——钱大山——摆渡的”三者渐渐合为一体了。
行人相逢必相问:“老哥,你从那过渡?”无不笑答“钱大山”或“前大山' 光阴似箭,日月如梭,几十年不知不觉过去。赵举人住寿归天,停柩“归来阁” 而钱大山也积劳成疾,插篱离开了人间,一杯黄土就地掩埋了这个临死脚f水都未干的老人。同一天,赵家出殡,四吹四打,孝子贤孙、亲戚朋友结队成群,送赵老爷“上山”。而当地百姓、 行人过客,听说钱大山去世,不约而同都到钱大山的土坟包,磕上几个响头,抛洒数滴泪水烧了几串酒钱,祷告几句心里话……此景此情,赵氏后人火冒三丈,倚仗权势,派家奴 去挖钱大山的坟墓*哪知晴空霹雳,倒下了倾盆大雨,一时三刻,河水陡涨三丈归来阁” 被水冲毁,根基变成河潭子,赵老爷的柩子被大水冲走,淌到焦湖心里,雨过天晴,钱大山的土坟包依然照旧,而上面积齡一层厚厚的肥沃里泥……
年复年,月复月,钱大山的船篙由后人代代相接,但钱大山的名宇,却成了远近皆知的 地名,志书上有,人们心上更有.历来以至今日,民间常说钱大山没有山”就是说钱大山 不是以自然实体的“山”定名,而是以钱大山这个“人”命名,钱大山这个人可算是真正留芳 百世了。
|